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杂志图片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儒者走过之地

    千百年来,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儒者,将忠、孝、仁、义写在了中华大地上。

    作者: 李行   出自:2018年第10期

  •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县市级的地名中,“撞名”几率最高的字是什么?很可能是 “阳”字,它代表山之南,水之北,日光所照之地。对中国人来说,这不仅是简单的地理方位认知,也镌刻着古人的智……

    作者: 堇青   出自:2018年第10期

  • 汉字里的别样山河

    祖先发明的汉字非常严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名字。不仅精细地命名了花草虫鱼,也同样严谨地定义了中国的山河、湖泊、岛屿。

    作者: 梁石   出自:2018年第10期

  • 胡同 “条”里有乾坤

    老北京的城市布局整齐方正,有序如棋盘,而北京的街巷-胡同,同样体现了这一特征。整齐、有序正是历朝统治者对治下的希望。

    作者: 向衡   出自:2018年第10期

  • 被进口的地名

    近代中国的老上海,曾拥有许多洋范儿十足的名字。它们是西潮冲击的产儿,是带有殖民色彩的烙印。它们从何而来,又为何几乎一夜间消失殆尽?

    作者: 阿笛   出自:2018年第10期

  • 那个叫康定的地方

    一首《康定情歌》,让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康定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地处川藏之间的康定,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浪漫之地。

    作者: 郭晔旻   出自:2018年第10期

  • 新疆 是新的疆土 还是故土新归?

    人们在最初认识一种事物的时候,往往习惯于“顾名思义”,透过名称揣测内涵,于是便有了所谓“望文生义”的误判。对“新疆”这个地名的理解便属此例。

    作者: 巴晓峰   出自:2018年第10期

  • 绥、抚、镇、远、义、德、定、宁……那些兵戈铁马的烙印

    伴随着中央王朝征与战的脚步,旧地换新颜。新的地区应当怎么命名?历代统治者都有相似的考量:借地名希冀一地安宁,推行教化。

    作者: 冰雪冰   出自:2018年第10期

  • 一切为了皇帝

    古代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名,谁能定夺?唯有皇家。皇帝的喜怒哀乐,都能影响到地名的更替。每个宋代皇帝都有一本地名经。地名里的皇权,读了就知道。

    出自:2018年第10期

  • 最中国的地名 专辑(下)

    出自:2018年第10期

  • 28
  • 29
  • 30
  • 31
  • 32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