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藕初 “另类”的实业家

    他不是外交家,却充任过“国民大使”;他自称一介商人,却从不保守商业秘密;他对政治不感兴趣,却几度被邀进国民政府;他也不是教育家,却做了比一些教育家更多的事……在上……

    作者: 傅国涌   出自:2008年第10期

  • 康熙“故人”高士奇

    “故人久别已三年,寄语封书白日边,多病相邻应有意,吟诗每念白云篇。” 这是一首充满着感情的诗,寄托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如果不知道它的出处,你很难想象这首……

    作者: 胡忠良   出自:2011年第03期

  • 士人春秋 管仲的舞台

    当一个社会是以世袭制来论成败时,这个社会必然属于权贵阶级。权贵之外的百姓,没有任何实现抱负的可能性。很幸运的是,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世袭制,到了春秋时期,却由于王……

    作者: 张程   出自:2011年第03期

  • 春秋会盟 中国之“合”

    欧盟、北约、东盟,这些当今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国际联盟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屡见不鲜。周王室衰微后,为了争得霸主地位,各诸侯国以会盟的方式,进行各种背景、性质的结盟……

    作者: 王平   出自:2011年第03期

  • 命案 风声 传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大教授刘半农在《赛金花本事》的开篇中提到,“本世纪初,中国出了两个活宝: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前者是西太后慈禧,后者就是名妓……

    作者: 胡忠良   出自:2011年第05期

  • 黄河水车 “大”的传奇

    小的是美好的。那么大的呢?大代表着庄重和气势;而黄河水车的“大”,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面对兰州黄河两岸的巨大水车,有人曾经感叹:“这巨大的体积所产生的崇高感令人……

    作者: 王琰   出自:2011年第05期

  • 科学、爱情及李约瑟难题

    随着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我们在半个世纪之后重新看待着名的李约瑟难题,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成立。

    出自:2011年第01期

  • 鲁桂珍 她让他爱上中国

    我认为,鲁桂珍对中国科技史的最大贡献就是引出一个李约瑟。假如她没有在1937年去英国,恐怕在科技史界不会有一个李约瑟,而仅在生物化学界有一个Joseph Needham(李约瑟原名)。—……

    作者: 唐水   出自: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