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回百转中国路

    胡入华,西向东;直而曲,曲而直;马上到怀中,轻拨到指弹……一番番弃旧革新,一次次改换新声,琵琶被称为民乐器中的百变神女。琵琶的故事,还要伴着一首首琵琶曲来聆听。

    作者: 贾明   出自:2018年第12期

  • 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音乐世界。眼花缭乱的乐器,形态各异的乐伎,编制不一的乐队,这些规模或大或小的乐队,有的使用奇特乐器,有的按照编制排列,甚至还有一支不用……

    作者: 朱晓峰   出自:2018年第12期

  • 琴之道,人之道

    古琴,中国古代的众乐之王,文人必修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先秦《礼记》曾要求,“士无故不彻(撤)琴瑟”,规定每个基层以上官员,每天都要弹琴或者听琴,这是智慧、修养……

    作者: 骆文   出自:2018年第12期

  •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先秦中国是否存在七声音阶?中国的七声音阶源于何时?是外来传入的吗?这些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被一支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骨笛——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彻……

    作者: 杨沔   出自:2018年第12期

  • 先秦乐器有“八音”

    西周时期,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以制作材料为依据的乐器分类方法,即“八音”分类法。据《周礼·春官》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出自:2018年第12期

  •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先秦时代的宫廷雅乐团究竟是什么样,有哪些乐器?曾侯乙墓的发现,开启了沉睡2400多年的地下乐宫之门,一支大型宫廷雅乐团的全貌,从此重现世间。

    作者: 镜舟   出自:2018年第12期

  • 福州人的麦香

    人们习惯用一句俗语来概括神州大地南北食俗的差异,也就是“南人食稻,北人食麦”。但若细察之,“南米北面”这个论断并不全面。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会福州,便是这样的一个……

    作者: 皙扬   出自:2018年第11期

  • 龙的传人 依龙而居

    在国人心中,龙是能腾云潜渊、呼风唤雨、赐福降祸的神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向来以“龙的传人”自诩,对龙怀有深切的敬畏和喜爱之情。但凡以龙状物比事者,大多包含……

    作者: 向衡   出自:2018年第10期

  • 运城 一座因盐而生的城

    因盛产食盐,中国与盐有关的地名不知凡几,但唯独运城这个名称内不含有盐字的地方,是独一无二的“盐务专城”。“运”从何来?

    作者: 杨沔   出自:2018年第10期

  • 天下“琅琊”何其多

    琅琊,有如珠似玉之意。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琅琊,历史上真有其地。不过天南地北,世间琅琊不止一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作者: 南朝游侠   出自: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