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杂志图片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长城:这里有最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在黄土高原地区,长城不偏不倚修筑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人的天空,东南则是农耕文明的乐土。长城不仅要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一道事实上的防沙墙。不……

    作者: 文刚   出自:2017年第10期

  • 古城:夯土透露的秘密 农牧交错带也是民族交融带

    在农牧交错带地区,除了农耕的汉族修筑了众多带有军事性质的城池之外,也有游牧民族修筑的城池。这些擅长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为何也要像汉族一样修建固定的城池?一座座夯土……

    作者: 神东   出自:2017年第10期

  • 6位学者,5个关键词 解读农牧交错带之“变”

    农耕与游牧,当人类这两种主要生产方式交锋时,贯穿黄土高原北部的农牧交错带就注定是一条不平静的前线。数不清的力量拉扯着这条线前后挪移,而多变的农牧交错带,又牵动着中……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黄土 农牧交错带:中华民族在这里融合

    农牧交错带又被称为“生态脆弱带”、“生态危急带”或“生态环境敏感带”等,它是农牧业交会过渡地带,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地段。专家们通过梳理3000 年……

    出自:2017年第10期

  • 保卫黄土 重建黄土高原的生态

    从仰韶文化算起,黄土高原滋养华夏民族七千年。近代随着人口增多,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保卫黄土,保卫华夏民族的发祥地,让人们继续在这里生息繁衍,成……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黄土高原盐湖 孕育中华文明的天然养分

    黄土高原之所以对中华早期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因为有一样独特的物产:当地盐湖出产的池盐,而盐的重要性和垄断性甚至是粮食所无法比拟的。中国着名的两大池盐产地都在黄土……

    作者: 吕行   出自:2017年第10期

  • 大山 黄土高原的卫士

    作者的一段飞行旅程,带领我们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领略了黄土高原上的大山,也将我们的思考引向了更深处。这些像卫士一样,日夜守护着黄土高原的大山,几百万年来,究竟是如何……

    作者: 齐飞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特制的“舞台”

    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座“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诞生可谓是一场造化的奇迹。就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精心创造了各种条件,又经过千万年来的悉心打磨,一点点塑造出了一个神奇的“……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黄土 黄土高原:为什么文明在这里诞生延续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黄土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不论是宽广辽阔的黄土大塬,……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黄土上下 蕴藏着最多最好的文物国宝

    文物,是历史辉煌与文明兴衰的最直接物证。如果将储存华夏文明的地层比作一部书,那么黄土高原区域,则是最厚重的那一卷。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陕西……

    作者: 王新娜  踪卫华   出自:2017年第10期

  • 28
  • 29
  • 30
  • 31
  • 32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