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中被割断的历史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03期 作者: 张依萌 

标签: 大同市   文化遗产   古城   

当“旧城改造”中的大拆大建还在饱受诟病,一种“旧城保护”模式又粉墨登场。比如提出“一轴双城、主副结构”的大同,就报出了“旧城保护”的又一成绩——7月前将完成古城墙的复建工程。

“一轴”是指大同的御河,“双城”是指御河西岸的旧城,和御河东岸的御东新区。它见于2005年颁布的《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按此规划,在旧城区,要完整地修复一个明时的大同府,而御东新区则要建成一个美丽的生态园林城市。

说是一种新尝试,其实完整地保护旧城、发展新城的观点,建筑师梁思成早已提出。不过 20世纪50年代,在“一切向苏联看齐”的政治背景下,这一理念被作为“资产阶级情调”加以批判。反倒是苏联专家提出的以旧城为中心大拆大建的模式,被中国城市建设奉为圭臬。当这模式被启动后,人口、交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纷至沓来。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