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中国古籍中的分布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4期
标签:

经部中的地图
“经禀对裁,垂型万世。”“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经部可分为十类:易、书、诗、礼、春秋、孝经、群经总义、四书、乐、小学。
经类:自宋至明清,图说《禹贡》者十余部,如宋《禹贡论》绘山川地理图,图辨前人旧说,清《禹贡图说》列《九州山川总图》、《舜典十二州图》等;《春秋》具列事实,后人解说者多附图以注,如晋杜预撰《春秋左传》有十二州图、战国图。
群经总义类:自宋起各代均有图说六经者,宋《六经图》有图三百有九,元《六经图说》为图表三百余幅;清《经义汇考》列《禹贡》、《职方》的九州、春秋七国的疆域、下至秦汉以后郡县的变更图。
四书类:此类中较为易见的是春秋战国图,如《四书考辑要》卷首有春秋十二国图,战国七雄图,《四书图表就正》有春秋列国舆图。另,清《四书图考》分天文、地舆、宗庙、礼射等十三图考。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