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反对建设中华文化城?
标签: 济宁市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山东济宁一个号称投资300亿元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设想,在政协会场引起激烈争论,并引发一百多位政协委员签名反对和公众舆论的广泛质疑。这一宏伟工程,为何引起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这个中华文化城准备建在曲阜和邹城之间的九龙山上,还要被打造成中华文化标志城,成为中国的文化副都。中国以后凡是需要祭拜磕头的仪式,都挪到这里来办。有关人士说,中华文化城原本就是把曲阜和邹城包括进去的。我不信,如果建一个横跨三地的城,规模也太大了点,等于新建一个大北京城了,别说300亿,30000亿也挡不住。既然叫做中华文化的标志城,那伏羲女娲,尧舜禹汤,黄帝、炎帝,乃至关公、妈祖什么的是否都得搬来此新居落户?


然而,如此一来,不知道那些标志物的故里会不会有意见。孔孟虽然距标志城不远,但自然也得从几十里外的地方移民过来,不搬也得搬。领导意志,没法违抗。孔子是“圣之时也”,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且不说以后国家祭孔祭孟,不能在老地方了,孔林孟庙是不是也得改成养殖场或者种植场。而其他省份呢,能这么痛快“割爱”吗?就算不迁坟动土,以后祭黄帝炎帝都到济宁,不知黄帝陵所在的陕西,炎帝陵所在的湖南能干吗?
因此,最大的可能是,此例一开,各地仿效。原来的陕西黄帝陵、湖南的炎帝陵,浙江的大禹陵,以及已经建成的假古董山西的尧城、河南伏羲台,纷纷扩张,你叫中华文化城,我叫中国文化城,或者炎黄文化城、九州文化城、禹域文化城,反正老祖宗留下的中国的代称很多很多,不愁起不出名来。如是这般,不知道又要吞噬多少个300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