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处:佛经的圣殿

在江苏南京市中心的淮海路上,有一处仿若私人宅院的古式建筑——金陵刻经处格外地醒目。院落里飘散出来的浓浓的墨香,时常让路过这里的人好奇不已。这时候,只要你轻轻推开两扇虚掩的红漆大门,进入到院落里来,一种似凿木开眼的嚓嚓之声,便此起彼伏地传来,十分动听。如果你曾经在寺院听到过这种声音,或许不用花多少功夫,你就能猜出这是一种印刷佛经时发出的声音。但是在南京繁华的街头听到这种声音,引发的只是疑问:这里是寺院吗?人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印刷经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到金陵刻经处一个神秘的地方——经版楼——一间装满经版的房子去看个究竟。

所藏的都是绝无仅有的佛经版本
经版楼是一个十分朴素而神圣的地方。冬日的灿烂阳光从湛蓝的天空中倾撒下来,透过经板楼一扇扇木格别致的窗棂,一声不响地射在成排成排肃穆摆设的经版架上。在光影的作用下,经版架上排列着的那一块块看似黑糊糊、并不起眼的旧木板也泛着灵光。这些黑黝深沉的木板承载的是自唐代以来就已经散佚的佛教典籍——都是绝无仅有的佛经版本。其中的绝大多数版本是刻经处成立之后,先后从日本和朝鲜等国寻回来的,包括《中论疏》、《百论疏》、《唯识述记》、《因明论疏》、《华严三昧章》等约300种国内早已散佚的隋唐佛教着述。直到今天,全国甚至国外的各大寺院的经书,也大多出自这个经版楼里的版本。
据我们的统计和研究,目前这里一共收藏了12.5万块经版,其中最古老的经版,出自清康熙年间,距今已经三百余年了,其余的经版也多半是晚清时期雕刻的。
除了这十几万块的经版,经板楼里还珍藏着18块国家级文物佛像版。这18块佛像版是金陵刻经处草创之初,延请当时着名的画家参照《造像量度经》等有关方面的资料一一绘制,并由着名的刻工直接用刀,而不是依画稿和字稿来雕刻而成的。每幅画的笔法精妙,每块佛像版的刻工细致,都是佛像版中的精品。尤其是由群像构成的《灵山法会》,人物形象多达97人,画面几无虚隙,但却层次分明,章法严整,人物神情各不相同,艺术价值甚高,堪称刻经处的“镇处之宝”。从现刊印的印刷品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金陵刻经处刻工的技艺曾经达到了怎样的巅峰。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