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细节:摔跑的宰相
标签: 历史拾遗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二日,天刚蒙蒙亮,文武百官正在宫门外等候,准备早朝。作为宰相,留正站在队列的最前面。此时此刻,这位宦海沉浮近30年,在孝宗、光宗两朝举足轻重的老臣,一脸愁眉不展。因为他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局。
事情还需要从一个月之前说起,这年六月,太上皇宋孝宗驾崩,而光宗皇帝因为与父亲长期冷战而拒绝主持丧礼。这在当时,实在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光宗作为君主,自己不尽孝道不守伦常,如何能够做天下人的表率?!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不断有臣子冒死进谏,然而光宗仍旧我行我素,甚至经常不肯临朝,于是国家内政也乱作一团。
留正作为宰相,是少数可以近距离接触光宗的臣子,他心中清楚,光宗皇帝罢朝是因为患有精神疾病,时好时坏。但这是皇家的隐私,不方便公告天下以正视听。群臣当中,不少人开始考虑拥立新皇,以替换光宗,这些人都希望留正能够出面做主。但皇位更替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要人头落地。留正不想冒这个风险,但他面圣时,还是和副相赵汝愚一起,规劝光宗皇帝将嘉王赵扩立为太子。这样,如果光宗皇帝可以主动禅位,一切混乱都可以告一段落。但是光宗皇帝对此非常不耐,直到两天前,才发下两道御批,一道写的是“甚好”,一道写的是“历事岁久,念欲退闲”。赵汝愚觉得光宗态度的大转弯是一件好事,而留正却担惊受怕起来:“念欲退闲”四个字,明明是说禅位,在他眼里却如同皇帝在暗示自己这个宰相应当知道退避。
犹豫、疑惑和惊惧占据了留正的全部心思,这让他忘记了脚下那曾经反复跨过的宫门台阶究竟有多高。一个恍惚,他重重地跌倒在地上。同僚们被吓了一大跳,连忙过来搀扶,查看宰相大人的伤势。脚腕上的痛楚令本来就魂不守舍的留正更加烦躁,他觉得这一跤证明了自己流年不利,继续陷在时局中恐怕早晚会有更大的劫难发生。随着这一跤,一个念头在留正脑海里升起,并且越来越强烈。第二天一早,一个消息在临安城里传开,宰相留正连夜上奏请求致仕,不等皇帝批复,已经坐着肩舆离开临安了。一跤摔跑了一个宰相,这让动荡不安的朝廷再一次炸开了锅。赵宋王朝在外交稳定、内寇不扰的情况下,竟走到了崩溃边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