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枝纹 生生世世常相绕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6年第12期 作者: 井洡 

标签: 文化符号   

初见北京地铁8号线北土城站,会产生一种漫游奇境的感觉。购票之后,要通过一个青花瓷瓶状的入口,高大的瓶身上绘满曼妙的花枝,被称为缠枝花,它们如此生动,仿佛就要从墙壁上生长而出。在宽敞明亮的站台上,28根顶天立地的圆柱也披着摇曳多姿的缠枝花图案,蓝花白底儿,满花的、半花的交叉错落,宛如一座秘密花园。

8号线为奥运而开设,装饰要有中国意向,而青花瓷的样式,缠枝花纹的图案,即是设计者心目中的中国。青花瓷的入选倒不意外,而青花瓷上有千般图案,为何独选缠枝花纹?

青青缠枝莲
青花瓷与缠枝莲相逢,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相遇。十九世纪的英国设计师欧文·琼斯把它描摹下来(上图),显得格外清新典雅、委婉多姿。这一纹样是明清瓷器上的标志图案。以缠枝莲纹为代表的缠枝纹,曾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也借鉴了许多前辈纹样的精髓,历史中的云气纹、忍冬纹、卷草纹被认为是它的前身。

魅骨

缠枝花纹我们都不陌生,往往是以夺目的花朵作为中心,由细密的枝茎叶婉转缠绕,雍容而不失妩媚,在家用瓷中总不难找出这样的图案。

然而,要说缠枝花“最中国”,是要打个问号的。西方学者阿洛瓦·里格尔曾在其着作《风格问题》中指出,它的雏形来自莲花和纸莎草式的连续波浪形纹样,应源于希腊人的创造。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