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蒿艾气如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5期 作者: 王晓申 

标签: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也许除了『青团』,人们与艾草亲密接触便是熏艾的时候了,特殊又难忘的味道在空气中腾起,与火相融,带着暖意。它虽是外观普通的绿色植物,却在古人的眼中沾染着神性,披一身绿意,自由生长。

世间没有一味药可医“后悔”,这是公认的。

宋代《淳化阁帖》收录了前人书法作品,其中有王献之所书《奉对帖》,它背后的故事总叫人津津乐道——虽对当事人来说,并不是美好的回忆:“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疋,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奉对帖》传为王献之离婚后写给郗道茂的信笺。字句间,满是对前妻的眷恋与后悔之情。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少有盛名……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与表姐郗道茂成婚后,原也是高门之列的郗家因桓温之死,逐渐没落。后来,因某种原因,王献之休妻,后与新安公主再婚。

据有“魏晋八卦指南”之称的《世说新语》记载,在王献之弥留之际,家人请来道士做法。道士问他:“子敬,你这一生中,可有何得失,有何过错?”他说:“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我已经记不起别的事了,至今唯一不能释怀的,就是与结发之妻离婚。

责任编辑 / 黄鑫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