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笛纵横之间

竹吟天籁
这支刻着“丝竹缺韵”字样的竹笛,显得格外素雅而有禅味。箫笛等中国吹管乐器多用竹制,飓风可以吹断大树,却吹不折一根细竹,竹子不仅坚韧,还具有中空的管状结构,是自然馈赠的,能发出天籁之音的乐器良材。
供图/视觉中国
这支刻着“丝竹缺韵”字样的竹笛,显得格外素雅而有禅味。箫笛等中国吹管乐器多用竹制,飓风可以吹断大树,却吹不折一根细竹,竹子不仅坚韧,还具有中空的管状结构,是自然馈赠的,能发出天籁之音的乐器良材。
供图/视觉中国
竖吹横吹总是笛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汉军师张良命汉军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卸甲四散,“四面楚歌”遂成典故。不过,这个成语还有另外的版本,叫“吹箫散楚”。相传张良命人登上高阜,众箫齐鸣,吹出的肃杀箫音,其调哀远悲凉,引领着楚歌,一举瓦解了楚军。
正当要为这摄人心魄的箫声鼓掌,却发现一处疑惑。明代沈采《千金记》记载这段传说时,竟用了“品梅花铁笛,弄断人肠”的句子。那么,吹奏亡楚之音的,到底是箫,还是笛?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在武侠泰斗金庸先生笔下,东邪黄药师以一曲箫声模拟大海浩渺、潮涌鱼跃、风啸鸥飞的情景,引得聆听者心旌神摇,悲喜难禁,伤人于无形。许多人为这箫声而着迷,可在众多《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版本中,潇洒倜傥的黄药师,手中所持的,分明也是笛。
俗话说“横吹笛子竖吹箫”,这样区分简便易行,也深入人心,无奈历史从来不偷懒,实际情况复杂着呢。
责任编辑 / 刘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