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摩天大楼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10期 作者: 金磊 

标签: 马来西亚   美国   

轰然坍塌的世贸中心,消失得无影无踪的5000多条生命,引发了关于摩天大楼怎样避免灾难的思考。着名建筑防灾专家、《建筑创作》杂志主编金磊先生应邀撰写了这篇文章,讲述摩天大楼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以及怎样保护摩天大楼里的生活和生命。当人们在仰视摩天大厦时,几乎都是带着骄傲和惊叹的眼神,却忽视了潜伏在这座座庞然大物中的种种“杀机”
纽约世贸中心北塔楼在被飞机冲撞1小时43分后,因航空燃油引起的大火而整体坍塌

2001年9月11日是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日子。随着举世瞩目的世贸中心大楼突如其来地被毁灭,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伴随着人类文明成长的摩天大楼。我们不得不正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在为人类创造文明,在不断丰富着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也设置了如何安全减灾这一世界性难题。   

由日裔美籍建筑师山崎实设计的美国世贸中心的主要建筑南北塔楼可谓坚固异常,然而不幸的是,人们亲眼目睹了它在突发灾难面前的脆弱。而在此之前,当人们在仰视横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时,几乎都是带着骄傲和惊叹的眼神,却往往忽视了潜伏在这座座庞然大物中的种种“杀机”。再审视矗立在我们身旁的超高层建筑,竟发现它们同样是危机四伏。我们该如何理性地对待人类文明的产物——摩天大楼呢?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先对我们熟悉的北京超高层建筑作一下剖析。北京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到2000年底已近4000幢,着名者如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38层高156米,京城大厦50层170米,京广中心大厦51层209米,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雄姿屹立在首都大地上。但是,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如何迅速、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建筑越高,烟气扩散越快。一幢100米高的楼房,仅仅半分钟左右,火灾烟气就能从地面窜到楼顶

京广中心大厦由地下3层、地上51层的超高塔楼和9层的附属群楼组成。其建筑结构,地下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以上部分主楼及附属建筑均为钢构架结构。为了确保消防安全,该大厦设计安装了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排烟、正压送风、紧急广播、事故照明、电梯控制、消防供水等防灾设备。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