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说新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1期

标签: 新疆   观点地理   

这期“地理视点“专栏,我们请本期“新疆专辑“的作者来座谈新疆,因为当他们写完文章,交上图片后,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这一方面是因为受文章主题、风格、题材的限制,不能放言,另一方面也是因许多关于新疆的生态、环保、发展等问题以座谈的形式表达更好。
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革期间作为知青下放新疆十余年,1984年之后重返新疆30余次,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及生态有着深入的体验与研究。着述颇丰,任多部西部探险丛书的主

人类垦荒,垦哪儿哪儿成秃斑

杨 镰

我1984年第一次环游塔克拉玛干时,先到了库尔勒。当时市郊一个大牌子上写着:欢迎开垦且末河流域的农垦队伍踏上征途——且末河流域还剩下一块没有开垦的地方,一定要把这儿给开垦了。有一个也算“规律”的事实大家不一定都知道:人类垦荒,垦哪儿哪儿成秃斑——你看地图上那一块块黄的地方,都是垦荒垦的。

历史上一个很着名的典故叫“轮台诏令”,就是汉武帝晚年时对自己的好大喜功非常后悔,他就轮台屯垦下了一个诏令:永罢轮台屯田。就是说他也意识到了轮台这种屯田方式得不偿失——曾经是重要粮仓的汉代轮台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草都不长了。

所以说不是多打了粮食,就能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中学的地理课本上写着: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是塔里木河,全长1200公里。但现在塔里木河只有不足800公里了,从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滴水全无,全被兵团修建的水库给截走了,下边的400公里全变成沙漠了。

很多人都把塔里木河逐渐变短的原因说成是塔里木地区降水越来越少,我看不能这样说。现在的情况是,上游大力开荒,过量用水,致使下游因河流干涸而放弃过去的古老绿洲。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