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呼吁“救救蛇”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1期 作者: 邓铭 

标签: 生物地理   

自从20世纪70年代活蛇出口贸易轰轰烈烈地开展以来,到90年代炽烈的食蛇之风由广东吹向全国各地,野生蛇类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

从前大量活动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福建等野蛇产区的蛇贩们,现在则大举到越南收购野蛇,并通过秘密的途径走私入境,以满足国人越来越大的胃口,并赚取高达200%的利润,这也致使各路蛇贩之间的争夺甚为激烈。这些年,无毒蛇的收购价连年攀升,有毒蛇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而每到秋、冬食蛇旺季,它们的价格还会向上蹿一蹿。

我的老家在四川万县,前年和母亲一起回去,本想给老家的舅舅一个惊喜,没有事先通知他。没想到,到了家,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问了邻居,邻居说:“到田里头抓老蛇去喽”。我和母亲在树阴底下等了好久,才见到满脚是泥、一身汗水、一脸愁容的舅舅手里提着条一尺来长的小花蛇回到家来。“唉!今天运气不好,只抓到这么个小家伙。”舅舅一边说一边熟练的把小蛇放进一个白布袋,白布袋里还有些东西在蠕动着。晚上他又告诉我:“别看这么个小东西,也可以买两三块钱。”我问他,村里是不是就他抓蛇?他说:“村里不管男女老幼,看到蛇没有不打、不抓的,抓到一条至少可以买好几元钱,抓到毒蛇卖得更贵。”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蛇贩们贴在村头路边的广告,他们开出8至2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活蛇,这样的价格对于手头缺钱的农民来讲真是足以心动。难怪“村里不管男女老幼,看到蛇没有不打、不抓的”。

野生蛇类遭如此规模的捕杀,由蛇控制的鼠便泛滥起来,鼠害所造成的生态灾难立刻就显现出来,鼠害所造成的损失很快就超过了捕蛇所带来的收益,而这只是生态失衡所带来负面影响的开始。还有许多潜在的威胁在等着我们:近年,我国华南、西南、华东诸省都有人因吃蛇而患上史无前例的病,这使当地医生一时束手无策;因为这些致病的寄生虫或病原菌均来自国外蛇体,国内的医生尚无经历。还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曾使用过毁灭生物的毒杀剂,这些毒杀剂致使野生动物后代畸形、变态的记载为数不少,如果取食这些蛇或者它们的后代,残留在它们体内的有害物质会让贪吃野味的人们尝到恶果。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