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的“秘诀”
进入中国长寿地带
标签: 基础地理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故事。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巴盘屯有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传奇“姐妹”:姐姐黄妈干,今年104岁,妹妹黄妈学,刚刚晋级“百岁”。因为有着共同的丈夫,在她们结识之初,两人少不了恩恩怨怨。岁月流逝,尤其是10多年前,丈夫以91岁高龄去世后,即将迈入百岁殿堂的她们终于有了相依为命的感觉。

2008年9月,我探访这对姐妹那天,黄妈学身体不适,卧病在床,照料着她的姐姐反倒手脚利落。黄妈干和巴马其他百岁老人不同,能说简单的汉语,大概也因此见惯了记者、游客,你一举起相机,她便正襟危坐,面露笑容,就像训练有素的寿星模特。谈笑之中,她不无自豪地透露出:“以前妹妹织布我卖布,简单的账目可难不倒我。”其实我在好几个版本的《巴马长寿之谜》图书上已经读到过她的精明故事:一次日本人来参观,买布少给了5角钱,年逾百岁的她还依靠心算准确,及时地“发现”了。
巴盘屯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县境内最着名的长寿村之一。长寿之于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正史中的秦皇汉武,传说中的嫦娥、彭祖,流行至今的“长命锁”……无不折射出国人对“寿命长久”的渴求。长寿也是全人类、全球化的话题,“只不过,关于长寿区域的认定,全球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长命百岁’过去多用于祝福,而今倒是成了评价长寿区域的一个惯用指标——百岁以上者才能称之为长寿。”接触这个话题时,我采访的第一位专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曾这样告诉我。
巴马之所以声名远扬,也跟这个指标有关。巴马总人口25.55万,100岁以上的老人有81人,相关比例达到31.70/10万——这个数字至少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而仅有300多人口的小村巴盘屯,竟然“诞生”了包括黄妈干、黄妈学姐妹的5位百岁老人!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