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的魂牵梦萦

在我们一再恳请下,汪应果也只找到了家人的这两张旧照和一本江南水师学堂的名录。名录上赫然印着他父亲的名字;而旧照,右边的是他父亲,左边的是他大哥。一位是威武不屈的北洋海军,一位是风华正茂的共产党人。由于“出身”不好,汪家第三代就没有海军了,但是海军强国梦却始终在汪应果血液里流淌。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杨海鹏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杨海鹏
开炮!把它轰了
我对爷爷的记忆只有一句话,那是当年提起爷爷时母亲随口说了句:“甲午海战他也打过。”我那时候太小了,也不知道甲午海战是什么意思,没多问。我后来很后悔。
我父亲汪克东是1902年江南水师学堂第三期驾驶班毕业生。江南水师学堂一共七届,不到200名,却人才辈出,像后来最早率清军水师起义的朱孝先,抗战胜利赴广东接收日军海军舰艇和军需仓库的一代名将吴振南,中华民国海军总长陈绍宽。鲁迅也是这个学堂的,低我父亲两届。

“一百年前我父亲巡守南中国海,现在的情况还不如当年!我不甘心啊。”采访结束,汪应果先生意犹未尽。盘桓在他心里的不仅是他父亲的遗恨,还有一百年来始终飘荡在南海上那一群不屈的灵魂的期待,他们在期待祖国的和平崛起。但是何时我们才能拥有象征着海上力量和支柱的航空母舰呢? 供图/高军翔
父亲毕业后,被萨镇冰看中,到烟台海军学堂做教习(教员)。校长是萨镇冰,教务长是谢葆璋,就是作家谢冰心的父亲。父亲跟他们一起参加了创建学堂的工作。烟台海军学堂后来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海军人才,民国时期的很多海军将领都是这个学堂毕业的,包括萨镇冰的侄孙、后来指挥中山舰的萨师俊。
甲午海战之后,清朝政府只保留了四艘巡洋舰:海圻,海容、海琛和海筹。那时萨镇冰、谢葆璋还兼任着“海圻”号的舰长和副舰长。这艘军舰是英国造的,为大清帝国当时最大的巡洋舰,吃水4300多吨。我父亲就跟谢葆璋常常上“海圻”号去操作,直到1906年父亲到“海容”号任帮带。那年“海容”号做了一件大事,萨镇冰派父亲到南中国海巡守,驱逐盘踞在东沙、南沙主要来自日本的海盗。为紧跟其后的大规模海事外交活动做前期准备。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