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回到“贫油时代”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12期 作者: 杨青 

标签: 观点地理   

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所谓“能源问题”,确切地说就是“石油问题”。石油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最重要的一种商品,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

在中国石油工业史上,有两个极具指标意义的“历史拐点”,第一个是1963年,大庆油田开始量产,《人民日报》上欢呼中国从此“把贫油的帽子丢进了太平洋”;第二个是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历史又一次轮回,中国又回到了“贫油时代”。

以汽车和房地产快速发展为标志,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化工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正在提速,而重工业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是轻工业的4倍,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用能是农村居民的2.7倍。可以预见,中国能源消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能源结构优化背景下,石油需求增长不可避免。估计到2015年至2020年,中国50%至60%以上的石油必须仰赖进口,也就是说,中国将在未来十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

前段时间国际油价暴涨,但美国经济并无任何走向衰退的迹象,欧洲经济也正趋于强劲复苏,发达国家的股市并没有出现恶性预期的先兆。在这些国家,在油价上升中利益受损的实际上只是卡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社会下层的“小民”。欧洲各国政府纷纷表示宁愿给他们补贴也不会干预油价。与此相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在未来一段较长发展过程中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增长将是全球范围内最快的,再考虑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中国将可能是国际大资本操纵下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和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受害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