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长城
夯土板筑的遗存


残破的长城边是放驴的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
长城边上的峡口城堡
刺目的阳光透过挡风玻璃直射进来,窗外的景色融化在一片土黄色的扬尘中,我的吉普车在河西走廊上一路向西奔驰,这里是“武威盆地”和“酒(泉)张(掖)盆地”之间一片隆起的山地:山丹。新近翻修的312国道与逐渐消失的古老丝绸之路相互交织着从这片山地的最高处穿过。
这时,长城出现在视野中。一些造型各异的残墙在公路边往西延伸数公里,向北折转爬上山坡,那山坡的脚下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峡谷,这个在方志及当地人仍称为“峡口”的峡谷,历史上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道天险。唐代着名诗人陈子昂曾以“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的诗句描写峡口地形的险要。
现在的峡口成了一个村庄,正式的地名就叫“峡口村”。现有居民110户、600多人。村里的大部分居民都住在峡口城堡里,城堡的西边厚实而高大的城墙上,有一个拱形门洞,那条旧日的丝绸之路大道就从门洞下穿过。大道在峡口城堡的中轴线上,严格地体现出儒家文化的美学观念。
据峡口的村民讲,从前峡口城堡是长城脚下的一个着名的驿站,来往的商客络绎不绝,穿城而过的大道两旁布满了饭馆和商号。而现在只能看到几段残破的城墙,据说后来村民们修自家的屋院时,陆续从城墙上拆砖,竟然将偌大一座城墙的砖给拆光了!我在村里见到家家户户的院墙、屋基、台阶甚至猪圈都是用城墙上的巨大条砖砌就。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