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
解决北方缺水的惟一途径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总工 汪易森
我国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西北则少于250毫米。
黄河是中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但如今已难以见到当年大诗人李白所颂赞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了。近10年来,黄河源区干旱趋势加重,中小型湖、塘干涸,草场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多年冻土层出现萎缩。下游在1972—1999的28年中有22年断流,1997年利津站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上延到开封附近。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只有462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根据1993年国际人口会议提出并经1996年国际自然资源会议认可的标准,当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大于50%而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时,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按此定义,2000年黄河流域人均633立方米,但开发率达67%;淮河流域人均478立方米,开发率达59%;海河流域人均 292立方米,开发率达94% ;均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人类用水有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便形同竭泽而渔。现在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对生态就会有严重影响。海河、滦河的用水量几乎达到了100%,远远高于40%,以至于有些年根本无水入海,而黄河、淮河用水也都超过40%。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行云流水-qzone
- 说得在理
铭神域 赞同铭神域
- 但是一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没有解决,因为严重缺水,但又在运输,一些工厂在回返脏水,所有就必须限定每一个人水量
铭神域 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