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银
披戴在身上的图腾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第04期 作者: 戴建伟 

标签: 雷山县   文化地理   

在全世界,再没有哪个民族像苗族一样热爱银饰。他们把全副的身家打造成各种各样的银饰披戴在身上,他们把银饰的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精湛无双。他们只爱纯粹的银,而不接受黄金、珠宝等其他一切材料来与之搭配。在苗族银饰的背后隐藏着数不完说不尽的神秘意义……

苗族银饰的品种样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仅贵州的苗族银饰,就至少包括头饰、手饰、身饰、衣帽饰四大类40余个品种,如耳环、项链、项圈、手镯、银羽、银雀、银铃、银牌、银锁、银冠、银蝴蝶、银披肩、围腰链、钗牙签、长簪银绳等等……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世生 等

4年前的春天,一场典型黔东南风格的千人银饰游演,激起了我对苗族银饰的好奇心。整整4年之后,当我从几尺高的资料堆中“走”出来的时候,我开始深信银饰代表了苗族的原始信仰。

苗谚有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尽管云贵川渝湘等主要苗族分布区传统上多非白银产区,然而苗族的饰银之俗却是由来已久。传说在古代,苗家有一个聪明人叫巴高,他把一根根银棒裁短、弯曲,做成环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又把多余的碎银打成小圈戴在手上,就成了最早的“银饰”。自汉唐以来,有关苗族银饰的记载屡见不鲜,到了近代以后,苗族饰银之俗不仅愈加大行其道,而且成为苗族艺术“三宝”之一。

无论谁,只要亲身到苗乡走一走,就会感觉到这种洋溢着无限神采的艺术无处不在——你会惊叹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的精湛细腻;亦会惊讶其种类繁多却几乎不与其他材料搭配的单纯;更会心醉于银饰上的精美纹样,以及隐藏其后的那些数不完说不尽的神秘意义……

苗家姑娘的银饰,往往是家里的传家宝,是几代人的传承和积攒。平时里都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甚至放在密闭的大缸中,以隔绝空气,防止银饰变黑。只有到了盛大的节日或者女儿出嫁时,母亲才会拿出全套的银饰,为女儿悉心地装扮起来。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贵云

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

苗族大约是世界上使用银饰最多的民族,这不仅表现在这个民族异乎寻常地痴迷于银饰的数量之多、器形之大和分量之重,而且也表现在苗族银饰种类式样的复杂繁多。湘西有一首苗族古歌《鸺巴鸺玛》里面唱道:“女的穿罗穿裙,男的穿绸穿缎;大大的银珈银圈满胸满颈,大大的银环吊起碰面碰肩;大大的银镯戒指戴满左手右手,大大的头巾围了一圈又围一圈。”寥寥数语,将苗族“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审美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到今天都还算得上是对苗族银饰习俗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