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关键词、14位专家 带你一起热议“红旗河”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05期
编者按
2017年12月以来,“红旗河”这个名字频频见于媒体,并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实际上它并非一条真正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河流,而是一个有关我国西部调水的方案。
按照“红旗河课题组”的构想:该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中游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河道之间用水库等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并初步估算,“红旗河”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元,建设周期大约十年。工程实施后,将在西北地区创造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2亿亩灌区和牧场,形成一条1000公里长的运河,使得西北地区具备承载超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这个宏大的调水工程,勾画出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在获得众多推崇的同时也引起热烈争议。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专业上还没有经过认真辩论的问题,不宜直接拿给公众来“评判”;也不能把科学上还有巨大争议的事情,推给政府去“决策”。为此,本刊从有关“红旗河”构想的描述中提炼出最关键的12个词,并由此引申出争议最大的几个问题,特邀多位水利、工程、地理等领域的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就此进行释读并展开热烈讨论,力求让读者尽可能深入地了解“红旗河”的各个方面:创新、收益、风险、困难……

“红旗河”干线、支线及相关水系、流域图
按照“红旗河课题组”公布的构想:“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预计年总调水量为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年径流量;干线长度为6188公里(含自然河道)——接近于长江的干流长度;从西南诸河、长江流域调水,到黄河流域和内流诸河流域。此外还设计有3条支线——通向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风河”。
资料提供:“红旗河S4679课题组”本页绘图/谭希光
按照“红旗河课题组”公布的构想:“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预计年总调水量为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年径流量;干线长度为6188公里(含自然河道)——接近于长江的干流长度;从西南诸河、长江流域调水,到黄河流域和内流诸河流域。此外还设计有3条支线——通向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风河”。
资料提供:“红旗河S4679课题组”本页绘图/谭希光
关键词(一) 西部调水
调水是解决西北干旱区发展问题的最佳方法吗?
邓铭江 “调水对我们新疆来讲太重要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小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