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跳跳的“石块”

青草刚刚冒芽,蝗虫就已经开始低调地活动了。
蒙古国初春的清晨还相当冷,我们钻出蒙古包,打着哆嗦。本来想躲开国内景区的人潮,来到冷门的蒙古草原躲清闲,可看来还是来得早了点。但是,清晨的美景不能错过,钻出地面的草芽挂着霜,在晨光下闪闪发亮,我们赶忙拿出相机,一边拍一边走,看看哪些生命已经从冬天里苏醒过来。
走到了一个低矮的丘陵下,这里是一片碎石滩,以我的经验,不少昆虫都会躲在石块下御寒。于是我一块一块地翻石头查看。突然,一个小“石块”嗖地飞了起来,落在了不远处。我的动作明明很轻啊,怎么它反应这么大?定睛一看,那石块伸出了几条小腿,慢慢爬动起来,原来是一只小蝗虫。

蝗虫黄褐色的身体就像周围的石头,而黑色的斑点就像石头凹陷处的灰尘。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蝗虫,进化出了不同的外形,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南方草丛里的蝗虫就以绿色为主,而这塞北的碎石滩中,蝗虫就变成了黄褐色,上面还点缀着黑点,就像石头凹陷处积攒的灰尘。看来它们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活下去,不惜让自己在世界上“消失”。也许,正是对生的渴望,才能让它在寒冷的春天率先苏醒吧。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