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夜鹰——地衣岩壁有亮点



拉家带口勤搬家
夜鹰做巢非常不讲究,基本不用搭建,在地面落叶间或屋顶某个隐蔽处随便一趴,就算是安家了。更有意思的是,夜鹰还会搬迁。这种行为多数被认为是受到了干扰,它才另寻新住处。你可能会觉得鸟今天住这儿,明天换个地方不足为奇,但夜鹰搬家可是拉家带口的。无论是鸟蛋还是雏鸟,夜鹰爸妈都会把它们带上一起搬到新居。亲鸟会用它们那大口袋一样的嘴叼住卵或雏鸟,然后搬到附近十几米或二三十米外的新居所。
夜色正浓,我在林木茂密的盘山路上四处搜索着,任务原本是寻找蛇。但运气不佳,借助手电筒的光亮,只看到了一些夜间活动的昆虫。
偶然间,我发现岩壁上似乎有个亮点,好像是某种动物眼睛。定睛一看,哇!原来是一只“普通夜鹰”—平日都难得一见啊!这让我很是高兴。奇怪的是,它没有立刻飞走,而是继续保持静卧。我马上怀疑这里没准是它的巢,而且很可能已经有了夜鹰宝宝。但对自己这个想法,我又没有十足把握,毕竟据资料记载夜鹰通常都将巢建在地面或屋顶。不过还是谨慎些好,万一有巢,我生怕手电筒的强光会对它产生严重干扰,它若因此遗弃雏鸟就糟了。于是我决定马上离开,明早再来查看。
第二天天刚亮,我便旧地重游。可昨晚太过兴奋,离开时竟然忘了做标记,我只能凭着大概的记忆沿着岩壁一点点搜寻。红褐色的岩壁上,长满了一块块白色的地衣,斑驳得令人眼花。找了十多分钟,我还是没有看到夜鹰。难道飞走了?我不死心,继续透过望远镜一点点地排查。突然,我看到岩壁某处有个东西微微动了一下。嘿嘿!找到了,就是它!伪装得真是太好了,褐羽色白斑点,完美地融入了岩壁环境之中,尤其那白斑,简直就是专门为了混同地衣而生。
责任编辑 / 张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