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鸭、秋沙鸭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3期 作者: 汪洋 

标签: 动物世界   

大部分常见的鸭子是不善于潜水的(参见《博物》2012年5月号),而潜鸭和秋沙鸭在鸭子家族中比较另类,它们都擅长潜水觅食。不过前者身体短圆,食性混杂;后者身形如梭,是地道的捕鱼高手。

专业水下工作者

在城市公园比较开阔的水面上,通常都会有野鸭聚集。其中的潜鸭和秋沙鸭,并不像其他鸭子们一样安分地在水面徜徉,它们喜欢往水下钻,有时非常频繁,搞得你想看清它们长什么样子都不容易:往往刚看它在水面上冒出来,一眨眼,就又消失了。

潜鸭经常潜到水下觅食水草和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小鱼。如果水面食物足够丰富,它当然也愿意享用更容易获得的美味。
左面的这只雌性赤嘴潜鸭,呆呆地望着水下“溺亡模样”的丈夫,其实雄鸭刚刚一个猛子扎入水下,叼取了水底的水草,正准备上浮。
常见潜鸭秀
红头潜鸭:棕头红眼,在较大型的湖面非常常见。
常见潜鸭秀
白眼潜鸭:浑身灰褐,一双黄白色的眼睛,让它看起来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常见潜鸭秀
凤头潜鸭:雄鸟黑白相间,脑后还梳着造型独特的辫子。

潜鸭,水底拔草不含糊

《博物》之前介绍过常见的绿头鸭和斑嘴鸭,潜鸭长得与它们非常不同,体型短而圆,而且游泳时通常看不到尾巴。它们的尾羽并不总向上翘起、露在水面上,而是经常平铺在水面上或者稍稍淹没在水中。这样一来,在水面游泳的时候,潜鸭看起来缺少十足的“漂浮感”,但对于潜水来说,尾巴位置较低,更方便它们在水下保持身体平衡,活动也能更加自如。

虽说潜鸭的潜水技能比绿头鸭之流要强上许多,但它们并不是最优秀的捕鱼者。它们的嘴巴还是有些扁,身材近乎球形,如果专靠捕鱼为生,就会比较悲惨。所以,潜鸭的食物中,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占了很高比例。

秋沙鸭,留爆炸头的强盗渔民

它死了吗?别担心,这只雄性的普通秋沙鸭,正一边游泳前进,一边将头扎入水下观察鱼情,这样大大提高了潜水捕鱼的效率。
秋沙鸭的嘴和其他鸭子有很大差异,不是扁平,而是细长的,边缘还布满了细齿,有助于它叼住光滑的鱼。
斑头秋沙鸭也叫白秋沙鸭,是秋沙鸭中的小个子,因为雄鸟黑白相间,而且还有个大大的黑眼圈,憨态神似熊猫,因此又被称作“熊猫鸭”。

秋沙鸭的体形更为独特:整体显得细瘦,是个很典型的梭形,最为奇葩的,是它的爆炸式发型。秋沙鸭在水中游泳时吃水很深,水面只露出后背的一部分。由于它们经常在较开阔的水面活动,波浪翻滚,远远望去更是若隐若现,此时那爆炸发型就显得尤为突出。秋沙鸭的嘴是个细长条,边缘还布满了细密的锯齿。这给捉鱼带来了极大益处,让体表光滑的小鱼难以逃脱。

责任编辑 / 张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