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北国情人树 萧萧催断肠
标签: 草木庄园

树叶摇出千古愁
唐太宗李世民终于夺下了江山,天下大治,于是他想要为太上皇李渊建造一座豪华的居所,以尽孝道。这片宫殿群在长安城东北部破土动工,名为“大明宫”。忽一日,初唐猛将契苾何力(铁勒族)来到了大明宫施工现场,他的故交梁修仁正负责整个工程的督建。旧友来访,梁修仁颇有几分得意地炫耀起园中的绿化:“你看这园中栽种的树木,坚直挺拔,生长迅速,用不了多久,就能形成浓密的树阴了。”契苾何力眼见着满园都是白杨树,不禁心怀担忧,思索良久,竟吟了两句汉族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这诗句来自汉朝流传下的《古诗十九首》,是说白杨树被风吹起,树叶互相碰撞之声甚是萧索,惹人忧愁,因而此树多栽于坟墓周边。督建官猛然醒悟,立刻下令将白杨树砍掉。契苾何力文武兼修,不但率军大破吐谷浑、高句丽,而且熟知古诗掌故,此事传为美谈,甚至被写入《唐书》之中。只是或许真的沾染了白杨树带来的“晦气”,李渊没等到大明宫建成,便龙驭归天撒手人寰了。

速生之材情人树
白杨树叶宽大,稍有微风,便随之摇曳不止,古人甚至称之为“无风自动”,因此给白杨起了个别名叫做“独摇”。由于白杨树生长迅速,只需十余年就可长得十分高大,村落人家若是毁于战乱灾荒,废墟里往往是白杨树最先长出来。人们眼望废墟,触景伤情,白杨树叶的摩擦声自然成了催人泪下的断肠曲。自汉朝至唐宋,白杨常被栽种在墓地陵园周遭,所携带的“晦气”令人厌恶。李白诗中称“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白居易则称“悲风不许白杨春”,都是将白杨看作哀婉的象征。
然而早在先秦时,白杨树下却是情侣约会的所在。《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中称:“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女子在城东门外的白杨树阴下等待情人,约定黄昏时分相见。牂牂读作“脏脏”,用来形容树叶茂盛之姿。由此之故,后人认为白杨树在彼时可谓“情人树”,女子也乐得用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来比喻、指代心中的情人。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