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文章出自:博物 2005年第04期
白鹤:飞向天涯 文/雷进宇 图/张翼飞

四月初,鄱阳湖区那全世界仅存的三千多只白鹤又开始躁动不安起来,北迁的时间又到了。近年来它们似乎在这块全球最大的越冬地过得并不愉快,初冬刚南迁来时,湖区水位比以往低了很多,以致食物难觅,而隆冬季节却又反常地阴雨绵绵,尽管种群的数量在增长,可是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却仍然让我们对它们的前景担忧。告别了反常的冬雨,飞向北方,希望它们的终点站,依旧是风和日丽、水草丰美的天堂。
报春花:风雨中的美丽 文·图/王辰

南国,提前到来的雨季代替了春天最后的阳光,阴郁的天气,像一块脏抹布贴在天空。少了阳光的照耀,花儿们的新衣也似乎少了些光亮的色彩,然而,依旧有些花朵,面向阴云密布的天空绽放。报春花,在密云不雨的春城,西郊山坡的石壁上,成了泥土和青草之间最鲜艳的点缀;尽管它们的同类有许多被搬进了温室,环游世界各地,尽管早来的雨季剥夺了春的温暖,但它们依然如期开放。纵然将要面对风雨,也要化作别样的美丽。
厄尔尼诺:圣婴的拥抱 文/马彦伟

这个冬天不太冷!刚刚走过的那个暖冬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样异常的天气要源于那个叫做“厄尔尼诺”的淘气孩子。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是指海水增温现象向西扩展,整个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增高的现象。由于海面温度的升高,带动海水上空的大气温度大幅度上涨,造成大气环流异常,严重地影响世界各地的气候。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多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的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干旱、风暴到洪水,因地而异。对我国而言,南方雨季的提前来临,北方春天的干旱少雨,都和“圣婴”多少有些关系。
丽斑麻蜥:祈雨的守望 文·图/唐志远

干旱的北京,阳光照耀着尘土,一只还未成年的丽斑麻蜥懒洋洋地从越冬的石缝中爬了出来,它用前爪背面揉了揉有些干涸的眼睛,经过一冬的长眠它终于又看到了外边的世界,虽然去年熟悉的山地已经变得有些陌生,它相信只要一场春雨,这里就会恢复以往的生机。小麻蜥就趴在石头上晒着太阳,眼睛却时时望向天空,什么时候,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迟到的春雨才会降临呢?雨水过后,应该是更加生机勃勃的春天。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