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来的月份
农历中的闰月
标签:

2009年初夏,人们暗自庆幸,因为按照农历,今年有两个五月,这样岂不是有两个端午假了!关于闰月,鲁迅先生写过:“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说过:“夏天过了一半,因此叫半夏,那要是闰四月呢?就是多半夏了。”
闰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公元前104年说起。汉武帝觉得先秦历法有诸多弊病,于是下令制定新的历法。当时着名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绞尽脑汁,制定了“太初历”,从此中国的历法中有了设置闰月的明确规则。

“闰”在古今中外的历法中非常普遍,公历的2008年2月29日就是闰日,而农历己丑年(2009年)五月之后是闰五月。置闰的规则由历法本身而定:公历的置闰只需在被4整除的年份加上一天,也就是4年一度出现2月29日;中国的农历就复杂许多,哪天闰,哪月闰,一般人想不明白,也不去想。
农历为什么这么复杂?中国人讲究个阴阳调和,日,就是太阳,月,就是太阴,因此农历要参照这两个天体的运转,实现历法周期的精确性。人们看太阳一年中在星空背景下的位置,制定了二十四气,我们现在叫节气。细细分来,这二十四气里面有“中”也有“节”,12个节气(如立春)和12个中气(如雨水)互相交错。二十四气是历法中太阳的部分,它的周期大概是365天。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