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
吸收如饥似渴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10期 作者: 王魏 

标签: 生活百科   

撕开雪饼的外包装,里面赫然躺着一包白色物体,这可不是什么神秘大奖,而是干燥剂。干燥剂是化学实验中用来去除水分的物质,人们把它的这项本事,延伸到了食品保存中。正是这些经常被人忽视的小东西,既保证了食物的卖相、品质,又维持了它们的口感。

别让食物打蔫

一入秋,立感爽朗了很多,八成那些酥皮点心、膨化食品之类也有同感。在之前几个月的“桑拿天”里,如果把它们开包后放上半天,一个个都会变得软蔫蔫,毫无松脆的口感可言—这都得怪空气,因为它湿度太大了,让那些松脆外皮吸饱了水,变得疲软。

商家可不想因为食物疲软而砸了自己的牌子,但食物终归要接触到空气,所以他们想到了干燥剂—一种来自化学实验室的除水物质。

在化学实验中,如果采用排水法制取的气体,通常都是湿润的,里面还混有水汽,算不得绝对纯净的气体,要想让气体再纯粹些,就必须给它“烘干”—让气体穿过干燥剂,去除水分。

一次性和N次性

实验室里的干燥剂,都是一些有很强吸水能力的物质,它们的原理是利用自身的分子结构,将水分子吸附住,甚至还会因此改变了自身的分子构成,所以这些干燥剂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反复利用。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