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1期 作者: 艾华华 

标签: 青田县   石头记   

温润、柔软、细腻的质地,让青田石跻身中国“四大印章石”之列。尽管它一身青色淡雅又低调,却难掩其魅力,早在一百多年前,青田石就斩获多个世界博览会的大奖,远销欧美了。
青田石属于叶蜡石的一种,主要成分为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因为均匀细密、质地温软,雕镂时,线条再细也不会断裂,因而受到历代篆刻家的推崇。

明代教授爱篆刻

话说明代有一位着名的篆刻家,叫文彭。他在南京国子监任博士。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博士兼管研究与教学,相当于如今的教授。文教授传道授业之余,热爱篆刻,生活和谐而美好,殊不知也有些小烦恼:那时寿山石、鸡血石尚未流行,民间篆刻的主流材料是象牙和翡翠,硬度较高,刻字费劲。

一次文彭路过南京的西虹桥,遇见两个买卖人谈不拢价钱,正在吵架。再一看货物,居然是四大筐石头。听说卖家走了好几百里,从浙江的青田县跑来南京卖石头,这石头究竟有什么奥妙?那青田商人介绍:此乃青田石,温软细腻,可雕可刻。他边说,边用雕刀演示起来。文教授也在石头上刻了几刀,心中暗喜:可算找到你了!当即就把四筐石头全部买下。回家后,文博士爱不释手,反复试刀,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青田石最宜篆刻。”自从买了青田石,文教授的篆刻事业开始走向巅峰,后人尊称他为篆刻艺术的开山鼻祖,而青田石也声名鹊起,受到文人、显贵的追捧。

清朝乾隆皇帝也是青田石的忠实粉丝,他收集的500多枚印章中,最喜欢一枚“光风霁月”,正是属于青田石中的“灯光冻”品种,石质尤为细腻,光照之下晶莹剔透。据说乾隆帝的这枚“灯光冻”,出自明代文彭之手,而且还是当年那四筐石头之中的“青田鼻祖”。

青田石只有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才有,出产了封门青、灯光冻、蓝星、黄金耀、五彩冻等许多品种。如今灯光冻矿脉几乎绝迹,最名贵的当属“封门青”,它石质略微透明,淡青中带点黄色,有“石中君子”的美誉。

一块石头的修养

青田石成名与它的“自身修养”分不开。它的主要成分为叶蜡石,属于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硬度在1~2之间,在印章石中质地最为柔软,指甲都能在上面划出痕迹。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