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美味大爆炸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1期 作者: 徐静 

标签: 博物餐桌   

爆炸也能炸出好东西,爆米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也许是最早的膨化食品,因为加热之后会华丽变身,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对爆米花还有更多创造性用法。

中国人拿来算命

爆米花属于膨化食品,通过加热不仅让食物由生变熟,身材也大大发福,看上去就像刚经历了爆炸一样。从原料上分,爆米花主要有两种,一种爆的是玉米,另一种爆的是大米、小米、糯米等谷类。

谷类爆米花源自中国,爆米花是北方说法,南方有些地方叫爆炒米。在800多年前的宋朝,它只在春节才能郑重现身。而且还不能吃!干嘛用呢?预知未来,说白了就是算命。

古籍记载,宋代农民一到过年就要爆糯米,先把糯米先蒸熟晒干,再放入热锅中翻炒,使其膨胀爆大,然后根据爆的时间、声响和“开花”大小来预测来年收成。当然,种的地不同,爆的米也随之换成大米或小米。明代时爆米花占卜达到鼎盛,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几乎每家人都要拿它来算上一卦:少男少女算姻缘,成年男子预测事业,老人家则求吉凶平安。风俗一直延续到清代,今天的米花糕和米花饼就是算命带来的美味。

开花大小有原因
做爆米花有“专用”玉米,叫爆玉米,有着坚实透明的表皮,比其他玉米含有更多的胚乳,导热系数是普通玉米的1.9倍。这些特点使得爆玉米受热时籽粒内更容易升温,更容易爆裂,又不至于糊掉。

印第安人当项链

电影院里的爆玉米花是美洲印第安人发明的。历史学家曾在5000多年前的印第安人洞穴里发现了爆玉米花,只是看上去不如现代爆玉米花松脆而已。据说现在的美洲土着还使用盖上有小孔的陶罐来制作爆米花。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