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搞“鬼”


文章出自:博物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吴文汐 张恒艳 苗国华 

标签: 文化文明   

“让枯树开花吧!”话音刚落,一位白衣老人骑着一条巨大的白狗,从路尽头走来。沉睡的朽木仿佛被某种神奇的力量唤醒,霎那间吐露芳华。樱花的清香在每个角落蔓延,老人却不见了踪影。远处,踱来举着灯笼的队伍。灯笼在暗夜中发出诡异的光芒,其中一个忽然脱离了木杆,越升越高。它在空中慢慢转动,转过来时——“啊!”人群发出尖叫,那分明是一张人脸!表情幽怨的脸张开血盆大口,吐出的白烟浓得化不开,缭绕在周围,最后连同那张脸一起,变成一具白骨。

看过宫崎骏漫画《平成狸合战》的人当然知道,这不过是狸猫们施展的小小法术。然而,绚丽的“百鬼夜行图”之所以能够吓倒众人,还要感谢“鬼节”营造的神秘气氛。漫画中的这个鬼节源起于中国,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而今年的鬼节恰好在公历8月8日。和西方的鬼节——万圣节狂欢相比,东方鬼节的“鬼气”似乎更重,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它照样是一个欢乐的节日。还等什么,大家一起来闹“鬼”吧!

2005年的鬼节,上海七宝古镇举行了热热闹闹的“兰盆盛会”。从鬼节天亮开始一直到黄昏时分,全镇便洋溢着节日气氛,沿街的店铺、人家都会挂出各式彩灯。
而在闽南地区,“普渡”当天要请鬼吃饭,听上去绝对是很牛的一件事。

福建

共享鬼神的欢宴

请鬼神吃饭,这绝对是过鬼节最牛的方式。在我的家乡福建,人们习惯把鬼节叫作“普渡”——这是一个用美味宴请鬼神的日子。按照奶奶的说法,每逢农历七月,冥界会为鬼魂放假,让他们到人世间走走,或许类似监狱里的“放风”吧。这个时候,我们只要生活还过得去,就应该为这些在地狱受了一年苦罪的鬼们奉献一下爱心,请他们吃些好吃的,这也是向“鬼”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在老辈人的观念里,“鬼”并不可怕,只有极少数出来危害四方的不良分子。可我们的传说也尽是些耸人听闻的鬼故事,于是鬼的概念就在人心目中变得越来越凶险邪恶。按照我奶奶的说法,这些不良分子应该被严格管束,是没有资格出来散心的。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