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藻
洁身能自持 华丽作文章
标签: 草木庄园

“鱼藻”之歌唱烽烟
美女褒姒平日生冷的脸孔终于挂上了笑容!这可令周幽王费尽了心机。听闻褒姒专好听手撕丝绸之声,幽王便命人撕了无数彩绸,却难以引出褒姒丝毫的笑意。为博佳人一笑,幽王听了宵小谗言,将都城镐京之外的预警烟墩悉数点燃,狼烟冲天。诸侯以为贼人来犯,发兵来救,却只听得幽王悠然道:“并无外寇,不劳尔等跋涉。”见诸侯面面相觑,徒劳往返,褒姒终于抚掌浅笑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上演后,上至公侯下至黎民,无不心生怨望。
周朝西北的犬戎部族听闻幽王无道,以为时机已至,于是兴兵来犯。再点烽火,诸侯却无响应,于是戎兵围城。无计可施之间,只听得镐京城中,民谣四起,唱道:“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歌词之意为:鱼在何处?在水藻中,大头肥硕,摇摆萌动。王在何处?居于镐京,饮酒为乐,其乐融融。幽王大怒:危急存亡之时,岂顾得上饮酒?百姓言道,此思念周武王之事也。武王伐纣之后海内清平,百姓安居乐业,古时水藻为高洁之草,故而用作比拟彼时繁华的都城镐京。如今这民谣,明则赞颂武王,实则讽喻幽王无德失政。这首民歌后来被收录于《诗经·小雅》,叫做《鱼藻》——至于周幽王,则在这“鱼藻”的歌声中,眼见着镐京城破,终落得身首异处。
水草灭火 辞藻光鲜
古人所谓的水藻,最常见者共有两种。李时珍称,一种叶长二三寸,叶两两对生,名为“马藻”,另一种叶细如丝及鱼鳃状,节节连生,名为“聚藻”。它们在诗文之中常被笼统地称作“藻”,因生于水中,能够自洁,仿佛时常洗澡之状,故而得名。
既然出于水中,水藻自古便被认作能够防火的植物。古时建筑物多木质结构,最惧失火,故而人们在梁栋之上刻画水藻图案。宫室及寺庙殿堂之中,正上方顶棚处常作伞盖状,绘制水藻、荷、菱等水生植物图纹,因此这一建筑结构也被称为“藻井”。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