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牧场
荒原水湖咸 绵羊赛牦牛


羌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湖泊星罗棋布,其中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着名大湖。但它们多半都是咸水湖,虽然景色壮美,对牧民来说,却是缺水、严酷的生存环境。

羌塘一年三季都是冰天雪地,很难找到流动的水源,大部分牧民都定居在夯土平顶房里,只有夏季才会带着帐篷去远处草场进行季节性游牧。
湖多水少
在西藏北部,被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环抱的大高原,就是藏族牧民口中的“羌塘”。在藏语中,这个名字意为“北部平地”。它的面积约有7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平地”—平均海拔在4500 米以上。
对于羌塘牧民扎西来说,打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羌塘湖泊密布,随处可见一个接一个的封闭性湖盆:中间一个或几个湖泊,周边一圈山地,毡子般的草地横贯在湖山之间。但这些风景如画的湖泊,由于“只进不出”、盐分富集,几乎全是难以利用的咸水湖。
羌塘的高山和冰川虽然比三江源更多,但因为海拔太高,一年之中,三季气温都低于冰点,冰雪无法变成流动的水源,淡水只能依靠泉眼。因此,在这里的牧场上,任何一处汩汩而出的泉水,都会被牧民视为珍宝。
正因为气候严酷、水源紧缺,那种长年逐水草而居的“真”游牧人家,在羌塘是很少见的,牧民们多半会建起结实的平顶房定居。那些橙黄色的夯土房屋,是羌塘草原上独特的风景,从房屋一角伸出的铁皮烟筒,几乎一年到头都炊烟袅袅。只有当夏季来临时,冰川融化、季风降雨,溪流和水塘多起来,人们才会带上帐篷,去远处草质优良的地方进行季节性游牧。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