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之鱼
鲤鱼群英谱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2期 作者: 嘉楠 

标签: 动物世界   

鲤鱼在中华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鱼,每年春节,都会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年画上、饰品上……还有餐桌上。鲤鱼有很多着名品种,不论野生还是驯养,用来吃还是用来看,它们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喜庆角色。

鲤鱼:

无冕之王,鱼界代言

鲤(Cyprinus carpio)这个物种,是鲤科鱼类的首席代表。它们嘴向下开,便于在水底拱开泥沙翻拣小虫和水草吃,嘴边有两对短须,用以探查食物。身体呈纺锤形,壮硕有力。

鲤鱼原产中亚伊朗等地,但早在四千年前的商代就传入中国,是中国养殖历史最长的鱼。1999年有人统计,鲤鱼占我国北方池塘、网箱、水库鱼类产量的60%,天然水域中,产量也能占30%以上。虽然“四大家鱼”中没有鲤鱼,但在中国许多地方,鲤鱼可算是淡水鱼中的“无冕之王”。

因为驯养最早,产量又大,鲤鱼在中国(传统农业区)不但成为“鱼”这种食物的代表,而且意义远远超越了“吃”这个层面。鲤鱼繁殖力强,于是被赋予“多子多福”的寓意,古人结婚生子,就时兴赠送鲤鱼。后来,又因“鲤”谐音“利”等原因,将它作为更为广泛的吉祥象征……最终,鲤鱼在中国文化中被尊为“鱼类代言人”,各种“年年有余(鱼)”的主题艺术品中,鱼通常是以鲤鱼的形象出现。

迄今为止,鲤鱼已经分化出了众多地域种和培育种,让我们来盘点下其中的一些着名成员。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