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
近现代的印刷术
标签: 文化文明

光绪年间的一次“众筹”
互联网时代,“众筹”是一个很常见的词:想要举办活动、开发产品、出版书籍……你可以到网络上的众筹平台发布消息,让感兴趣的网友以预购方式提供资金支持,若项目成功,再予以回报。这种集资办法,门槛很低、形式多样,越来越受欢迎。
其实早在光绪年间,就已经有人玩过“众筹”了。1883年6月2日,《申报》头版刊登了一则消息“招股缩印《古今图书集成》启”,希望通过社会集资,印刷《古今图书集成》这部书。
这次筹资的总目标是22.5万两银子, 不是小数目—《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6亿字,上次印刷,还是160多年前,以朝廷财力,也才印出数十部而已。这样浩大的印刷工程,要完全依靠民间力量成事,真的能行吗?
发布这则消息的“点石斋主人”,是《申报》的创办者之一:英国商人美查。他提出,将这22.5万两白银分成1500份,每份150两。筹资期限是3年,一位参与者只要每年交50两即可。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