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
蔓藤喻破败 瓜子正堪食
标签: 草木庄园

草木ID卡
栝楼,别名瓜蒌、药瓜、吊瓜,在我国华北、华东、中南,以及西北、西南部分省区有分布,生于林下、灌丛中、路边荒地。栝楼为攀援藤本,单叶互生,掌状分裂;花雌雄异株,雄花常为总状花序,雌花单生,花白色,花冠5深裂,边缘具流苏;果实椭圆形,成熟时橙黄色,种子黄褐色。栝楼果实、种子入药,具清热止咳之效;根也可入药,可解毒消肿,亦用于引产;种子可食用,花果也可供观赏。

朝纲败坏恨王瓜
已过不惑之年的刘伯温,终于三度入仕蒙元朝廷。只不过连他自己也心知肚明,若非乱象四起,怕是没人提议再度任用他吧。刘伯温自幼天资聪颖,除却诗文,在兵法和天文学上亦颇有建树。只是之前两度为官,都因太过刚正,不肯与周遭官吏同流合污,故而受了构陷。只是这次,也有刘伯温并不知晓的情由—时任浙江宣慰副使的将领石抹宜孙,爱惜刘伯温之才,屡次举荐,才终于为他谋到了元帅府都事的职位。石抹宜孙为人清廉正直,虽是蒙古血统,却嗜读汉人书,又好作诗文,自刘伯温上任起,便对他推心置腹,二人更常作诗唱和。刘伯温屡出奇谋,助石抹宜孙平定战乱。这段时光,当是刘伯温在元朝为官最为舒畅的日子。
然而与之前的罢免如出一辙,刘伯温又遭小人谮毁,被扣了个“有伤朝廷之仁,擅作威福”的罪名。在写给石抹宜孙的诗句之中,刘伯温言道:“叹息笙歌旧亭馆,坏垣丛棘老王瓜。”朝纲已然破败,宵小之徒犹自迷恋于莺歌燕舞之间,却不知庙堂早已遍布荆棘,爬满了王瓜的蔓藤。—王瓜自先秦时即用来描绘破败萧然。石抹宜孙知晓刘伯温去意已决,只得任其离开,而此后未久,大元也迎来了王朝的终结之日。



栝楼花在傍晚开放,花冠裂片边缘具细丝状流苏(图1),到翌日白天经日光照射就会渐渐萎蔫。栝楼的果实成熟后呈橙色球形(图3),但若要收取种子,通常要等果实开始干瘪后为宜(图2)。栝楼的种子即为市场上出售的蒌瓜子、吊瓜子,加盐炒制后食用,口味更佳(图4,右侧为栝楼新鲜种子,左侧为市场上有售的咸味吊瓜子)。
古来大名少人知
刘伯温诗作中所谓的“王瓜”,在先秦时名叫“果臝”。《诗经·豳风·东山》述说了远征士兵在归途中对家乡的思念,其中言道:“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果臝已经结出了果实,它的藤蔓已经爬满了屋檐;土鳖在屋里爬来爬去,蜘蛛网挂上了门框。其中象征破败的“果臝”,李时珍释其名曰:“木上曰果,地下曰蓏。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臝”字和“蓏”字都读作“裸”,这种植物既可在地上蔓生,又可攀附树木,无论在树上还是地面都能结果,由此得名。“果臝”后来又讹传为读音相似的“栝楼”“瓜蒌”。“栝楼”读作“瓜楼”,这个名字如今被《中国植物志》选为了中文正式名。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