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竞技场
蒙古纳摩盖吐组化石群
标签: 动物世界

“和平”的水乡泽国
正午的阳光下,池塘泛着银光,周围大片绿树无精打采地摇曳着枝叶。这里是距今7200万年前的蒙古地区,一片恐龙出没的湿地。
一阵喧闹声打破了池塘周围的平静,原来是两只倾头龙正准备决斗。倾头龙属于肿头龙类恐龙,厚重的头骨把脑袋顶出了一个“鼓包”,是雄性们的争斗工具。只见它们低着脑袋相互靠近,随着“咚”地一声闷响,两个圆溜溜的脑袋撞到了一起。
池塘另一边,两头怪模怪样的大型恐龙刚从水里上岸,对刚才的 打斗熟视无睹。它们体长超过10米,脖子和四肢细长,长达2米多的前肢上长着锐利的大爪子,背上却有个高高的“驼峰”,显得十分笨拙。这是恐手龙,当地最大的恐龙之一。半水栖的它们偶尔也会抓鱼,但平时主要还是吃水里和水边的植物。

恐手龙
体长11米,是“似鸟龙类”恐龙中块头最大的,几乎与特暴龙不相上下。它们最初只被发现了夸张的前肢和巨爪,曾引发科学家许多猜测,直到2014年才完整复原了它们的样子。虽然块头大,但它们和许多小型恐龙一样身披羽毛。
倾头龙
体长2.4米,典型的肿头龙类恐龙。除了恐龙中最硬的脑袋,它们的尾巴上也有大量骨化的肌腱,形成了恐龙中最硬的尾巴,可能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特暴龙
体长12米,是暴龙在亚洲的远亲,年代略早体型也略小,更为轻巧灵活。以身体比例而言,它们的“小短手”比暴龙还要小。
体长11米,是“似鸟龙类”恐龙中块头最大的,几乎与特暴龙不相上下。它们最初只被发现了夸张的前肢和巨爪,曾引发科学家许多猜测,直到2014年才完整复原了它们的样子。虽然块头大,但它们和许多小型恐龙一样身披羽毛。
倾头龙
体长2.4米,典型的肿头龙类恐龙。除了恐龙中最硬的脑袋,它们的尾巴上也有大量骨化的肌腱,形成了恐龙中最硬的尾巴,可能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特暴龙
体长12米,是暴龙在亚洲的远亲,年代略早体型也略小,更为轻巧灵活。以身体比例而言,它们的“小短手”比暴龙还要小。
空气突然寂静下来,恐手龙和倾头龙都听到附近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以及短促的呼吸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一头高大的特暴龙从树丛中露出身子,用杀气腾腾的大眼睛扫视四周。特暴龙是暴龙的远亲,一副大嘴利齿使它具备碾压性的实力。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