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蚂蚁VS.奇葩蚂蚁
有几种蚂蚁已经高度适应了人类社会,成为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昆虫。它们和我们如此不见外,我们也得认识一下它们才合适。此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外形、习性都奇葩的蚂蚁,也介绍给大家见识一下。
常见蚂蚁

草地铺道蚁:切叶蚁亚科,铺道蚁属。又名路舍蚁。全国广布,是城乡路边最常见的“小黑蚂蚁”之一。喜欢吃蚜虫排出的蜜露。极为好战,经常发生不同巢穴间的大战争,战场上往往堆着厚厚的一层尸体。

掘穴蚁:蚁亚科,蚁属。中国中部和北部多见,在蚁种匮乏的北方尤其占优势,是北方城市里常见的“大个儿红蚂蚁”。它们头部和腹部发黑,胸部发红。在路边石块下或树下筑巢。

黑褐举腹蚁:切叶蚁亚科,举腹蚁属。在植物枝叶上很多,个子很小,腹部呈桃心状,屁股尖经常翘起来。在受到威胁时,它会像蜜蜂一样伸出蜇针,分泌出一滴蚁酸,再抖动腹部把这滴酸弹向敌人。

黄猄蚁:蚁亚科,织叶蚁属。华南的灌木、乔木上多见。身体黄色,形似一种鹿科动物——赤麂(俗名黄猄),故名。也有身体绿色的色型。在树上筑巢,一群工蚁把几片叶子拽到一起,另一群工蚁叼着幼虫,让幼虫在叶片间吐丝,把叶片连成巢。

山大齿猛蚁:猛蚁亚科,大齿猛蚁属。从北京往南都有分布,在地面活动。它可以把上颚张开到180°,然后像老鼠夹子一样锁定在一个机关结构上。当嘴边的几根感觉毛碰到猎物的一刹那,上颚就迅速关闭。它的近亲——鲍氏大齿猛蚁,其上颚关闭速度可达35~64米/秒,是目前发现的动物界最快速度。山大齿猛蚁的速度与之相差无几。

本弓背蚁:蚁亚科,弓背蚁属。东北到华南全有分布,在树木稀疏的地面筑巢,是城市、乡村常见的“大个儿黑蚂蚁”。工蚁分为大、中、小三种体型,喜欢捕食昆虫。

法老小家蚁:切叶蚁亚科,小家蚁属。又叫法老蚁、小黄家蚁。原产埃及,已经入侵了世界各地,成为家中最常见的蚂蚁。每一只比米粒还小,只需极小的空间(如抽屉角落、电话机)就能营巢繁殖。爱吃糖,家中的白糖罐子往往被它占领,如果医院被它入侵,还会在病房间传播疾病。
奇葩蚂蚁

螫蚁属: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又名“毒针蚁属”。咬合肌发达,头部因此多出了两个“大脸蛋”。腹部末端有毒针,身上有好几个尖刺,全副武装。它们在树上建巢,白天靠视力捕捉猎物。

长齿蚁属:产自东南亚、南亚。眼睛很大,上颚能张开到惊人的270°,遇到猎物后快速关闭,并用尾部的毒针制服它。

瘤颚蚁属:广布世界各地,光中国就有50多种瘤颚蚁。它们个子非常小,头部很尖。有些瘤颚蚁会进入其他种类的蚂蚁巢中,捕捉巢内滋生的螨虫和跳虫,充当清道夫。另外,它们也会种植一些真菌自己吃。

皱猛蚁属:分布于印尼至澳大利亚一带。某些种类的身上带有绿色、蓝色、紫色的金属光泽,是梦幻般的蚂蚁。

细臭蚁属:产自大洋洲。触角和足奇长,走路姿态像蜘蛛,所以又叫“蜘蛛蚂蚁”。巢中有一些工蚁担任“蜜罐子”的角色,腹部储存大量蜜水,撑成一个球,供其他成员享用。这种现象在好几种蚂蚁中都有出现。

奇猛蚁属:产于中南美洲。上颚有长长的分叉。它捕食一种浑身长毛的马陆,上颚的分叉可以穿过马陆的毛,咬紧它的身体。然后,奇猛蚁会用前足把马陆的毛拔干净,把肉吃掉。

镰猛蚁属:产于亚洲南部,中国也有分布。大眼睛,大颚镰刀状,用视力寻找猎物。它们不是靠一哄而上制服猎物,而是单独捕猎。很会跳,能跳过自己身长几倍的距离。

龟蚁属:分布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住在树枝内部。兵蚁的头部是一个扁平的圆盘,正好可以堵住巢穴入口。它们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很扁平,在从树上跳下来时,扁平的身体还能兜住风,让龟蚁滑翔起来。通过肢体运动,龟蚁还能对滑翔进行一定的控制。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