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皮鲨 背珠皮误指为鲨
海鱼似鳖,无足有尾
在现代字典里,鲛就是鲨鱼。清代也如此。但聂璜发现,宋代《尔雅翼》对鲛的解释是“似鳖,无足,有尾”,似乎不像鲨鱼。像什么呢?聂璜一眼看透:“此正状也!”


(音“红”),在今天指的是软骨鱼纲、鲼目、亚目的成员。它和鲨鱼都由同一个祖宗——三叠纪下期的弓齿科鱼类演化而来,所以和鲨鱼关系很近。但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鲨鱼往往是瘦长体态,有尾鳍。鱼则是一个菱形的大扁片,后面往往没有尾鳍,而是一根鞭子一样的尾巴,尾上有毒针。
聂璜说:“鱼,《尔雅》及诸类书不载,韵书亦缺,盖其字不典,不在古人口角也。”这么说也对,也不对。
对的是,字确实出现较晚,汉朝的《说文解字》里就找不到这个字。被广泛使用时,已经是明清时期了。不对的是,虽然早期记载少,但也没到“类书不载,韵书亦缺”的程度。在南朝梁时期的字典《玉篇》、宋代的《集韵》、《广韵》里都有字。唐代《酉阳杂俎续集》有“黄鱼,色黄无鳞,头尖,身似大檞叶,口在颔下”。连聂璜在《海错图》中经常引用的清代字书《正字通》里也有的介绍。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