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鱿鱼 大解剖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4期 作者: 林依婷 张辰亮 

标签: 动物世界   博物广知   

上海海洋大学有个渔业资源专业,其中有个研究方向是鱿鱼。在那里读研究生的朋友告诉《博物》,他们刚从秘鲁海域拉回一只体型巨大的鱿鱼,最近正要解剖。编辑们说:“别动!等我们到了再开刀!”

“墨汁”凝成的黑冰

“你们下飞机了吗?”“刚落地!”“好,鱿鱼已经从冰库里拿出来了。”我们三位编辑一到上海,马上和上海海洋大学的陈子越、刘攀同学对接上了。

中午11点,我们进了校门:大湖、大河、大教学楼、大宿舍,大羽毛球馆、操场边还放着一艘退役的渔政大船……“没别的,就是地儿大,我们这块地是填海填出来的。”刘攀说。走了20分钟(心理时间),终于到了实验室。

工作台上堆满了一袋袋的冻鱿鱼,一旁是采集卡,标注它的采集时间、地点。
▽初见这只茎柔鱼时,它被放在小推车上,浑身结满了冰霜。

一进门,海鲜市场般的腥气扑面而来。桌上全是各种冻成冰坨子的鱿鱼,至少有上百只。这些鱿鱼看起来很脏,身上都是黑色的冰碴——原来那是它们被捕捞时喷的“墨水”冻成的。今天,它们全部要被开膛。

工作台上都是普通的鱿鱼,我们的巨型鱿鱼呢?原来它躺在一个运货的推车上,不与凡类为伍。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头次亲眼见到,我们还是“哇”了出来。目测它立起来跟我们的女编辑差不多高,午后阳光洒在它身上,有一种王者的落寞。拂去身上的碎冰,露出了完好的枣红色身体。这说明带色素细胞的表层皮肤依然完好,是相当棒的标本啊。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林依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