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埋没奇花入东洋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6期

标签: 草木庄园   

草木ID卡

绣球,我国华中、华东、西南等地有野生或栽培,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中,如今华北等地也常见栽种。绣球为落叶灌木,高1~4米,叶常对生,倒卵形或阔椭圆形,边缘具齿;伞房状聚伞花序,整体外观近球形,花绝大多数不育,花萼片4枚,花瓣状,粉红色、淡蓝色或白色,栽培品种有时具更多花萼片。绣球如今已繁育出许多品种,可栽培用作观赏或园林绿化。

为君赐名紫阳花

出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除却兴修水利、为民造福之外,总算也有些闲暇,来品味杭州的奇境异闻。在灵隐寺中,他听僧人说起,每逢中秋,月宫中的桂树,便会掉落几粒种子于此。然而小沙弥带着白居易,看了由月宫桂子栽种出的“灵桂”,白居易不禁大失所望:这不过是珍稀品种的桂花树罢了……“天降之物,非此树也。”忽而有位老者开口道,“那是一团紫气,落于岩顶山崖之后矣!”

见白居易跃跃欲试、欣然窥往的模样,老者叹息道:我虽多年前曾去探访,无奈如今年事已高,不能再为刺史带路了。他指点白居易前往西湖畔的招贤寺,或可有所得。到招贤寺遇到位老僧,白刺史道明来意,老僧便领他绕过大殿,来到后院。只见院中栽了一株奇花,花若蝴蝶,聚作球状,皆是紫色,奇幻不可方物。老僧言这便是天降紫气落在山崖化成的花,当年移植一株在此,每逢夏日盛放,只无人能知此物之名。白居易亦不识得,于是为此花起了个名字,叫做“紫阳花”,并赋诗道:“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绣球的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枝,呈放射状,因此植株整体近似圆形灌丛。

化作八仙辨名实

今人以为,所谓的“紫阳花”,其实就是如今的绣球。不怪白居易不认识,而是绣球古时有太多的别称,却都是与其他植物共有,又彼此混淆。比如开白色花的“雪球花”,原本可能是绣线菊,却也被混入绣球名下;蔷薇的品种之一“粉团”,亦有人称为绣球。又有人说,民间所谓的“聚八仙”或者“八仙花”,其实就是绣球花。琼花不知所终以后(详见本刊2019年4月号),聚八仙继承了琼花之名,所以绣球也被看作了琼花一类,不再单独区分。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