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水果之王 东南亚榴莲纪事

遍观整个水果圈,块头巨大、浑身硬刺的榴莲,首先从视觉上就足够霸气,辨识度极高。而它带来的嗅觉冲击,更让人难以忘怀:作家郁达夫曾形容,榴莲的气味“混合了臭乳酪与洋葱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应该承认,国内市场上的榴莲,气味多少有些偏“臭”。然而东南亚原产地市场上的榴莲,却是香气四溢,相当醉人。
榴莲的臭与香,其实都是利于自己的繁衍大计。野生榴莲树生长在茂密的雨林里,面临着与其他树木的激烈竞争。在传播种子方面,它不依靠风力、小鸟或昆虫,而选择了强壮有力的动物作盟友——比如亚洲象、红毛猩猩、猕猴、马来熊和犀鸟。硕大多刺的榴莲果实,就是给它们的犒赏,只有它们能打开。榴莲成熟时飘香幽远,若是榴莲树多的话,方圆几公里的林子都弥漫着“开饭”的味道,引来众兽云集。
没被吃完的榴莲,熟透后会自动掉落地面。不出两天,榴莲硬皮(外果皮)中的水分渐渐蒸发,沿着表面的五条缝裂开,露出里面的果肉。果肉接触空气后,其中的硫醇类物质被氧化,会形成硫化氢等多种挥发性的硫化物,从而散发出“臭鸡蛋味”,继续吸引食腐动物前来。
国内的榴莲主要从泰国进口,少数来自马来西亚等国。运输、上市往往长达数日,上架后难免有榴莲外果皮开裂、果肉氧化,从而散发出臭味。如果你来原产地闻一闻新鲜榴莲,相信会改变对榴莲气味的偏见。
责任编辑 / 潘文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