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历史·格物 : 王子臣俎:古人的“砧板”?

    国家博物馆以新近入藏的重点文物举办了一场《近藏集萃》展,当中有一件“王子臣俎”,正是孔子时代现存惟一带有铭文的青铜俎。

    作者: 朋朋   出自:2016年第08期

  • 微历史·物道 : 风筝细线

    放风筝的人,大多数都是抬着头盯着越飞越远的风筝,而对攥在手里的线轴不屑一顾。虽说距离产生美,但玩家也未免太偏心。须知风筝轴才是一切操纵的关键所在,少了它,再好的风……

    出自:2016年第08期

  • 腰间的风景

    现代人眼中不起眼的腰带,古时却藏着许多玄机。古代华服总少不了一根耀眼的腰带,它不仅束住宽大的衫袍,也展现了等级与礼教的力量,甚至还能成为方便的“衣袋”。可惜,那道……

    作者: 李芽   出自:2016年第07期

  • 斗禽:金爪利嘴间的癫狂

    羽毛飞舞,硬喙互啄,从斗鸡到斗鹅斗鸭斗鹌鹑,斗禽盛行于中国,已有数千年之久,至今未绝迹。斗禽既风靡于民众之中,又为王公贵族所喜爱。一种游戏,使人看到了众生百态。

    作者: 刘菲   出自:2016年第07期

  • 鹤在谁家 千古文人宠鹤记

    自古以来,鹤就是文人雅士们最亲密的朋友。如此行止有节、体态多姿的动物,令古人无比着迷。他们养鹤、驯鹤、寄鹤、放鹤,为鹤写诗,为鹤鼓琴。与鹤为伴,仿若与君子相亲,与……

    作者: 陶襄   出自:2016年第07期

  • 乌龟:圣俗两重天

    自古以来,养龟就是古人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最佳之选。古人或畜龟自娱,或用龟演戏,甚至培育出了特殊的绿毛龟当做萌宠。元代前象征吉祥长寿的乌龟,为何往后的声名会一落千……

    作者: 高瑞梓   出自:2016年第07期

  • 鹦鹉的“口技”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是清人林嗣环所写的《口技》中的最后一句,令人回味无穷。善口技者的精绝技艺令人叹服,但如果有一只鸟也可以模仿各类声音呢?

    作者: 迦陵千叶   出自:2016年第07期

  • 微历史·物道:耳枕

    《黄帝内经》主张不要封闭人体的上窍,而侧卧的睡姿就会令耳孔堵塞,有了孔孔相通的耳枕,再不会被压得“面红耳赤”,而且外界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不愧“玲珑”二字。

    出自:2016年第07期

  • 皇家之宠:任性与境界

    人间至奢、至贵莫不属于皇家,在养宠物上皇室当然也要拔得头筹。宠物得到加倍的恩宠,养宠也养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那些民间供奉的野外趣物,国外进献的奇珍异兽,还成就了世界……

    作者: 小白   出自:2016年第07期

  • 链接·古代盥洗礼仪

    孔子有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规范着卿大夫的日常起居,一言一行;就连洗手,都有一套礼仪作为仪轨。

    作者: 格利高里   出自: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