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春记 | 一口春意唇齿间

    立春日,去品尝山野间的鲜嫩植物,吃什么也不必拘泥。这时节阳光和煦,万物生发,归根到底,吃的是这一盘春意。

    作者: 黄尽穗   出自:2018年第01期

  • 祝福与禁忌

    在中国民间,人们常给儿童穿戴一些特殊的小物件——护身符,认为它们有开运护身的神奇功效。有时成人也会佩戴护身符,《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被制成项圈……

    出自:2017年第12期

  • 唐人爱半臂

    唐朝将时代风尚凝结在女子的“短袖”,一种袖短及肘的短外衣——半臂上。紧身窄袖的襦衣之上,加上半臂,既可以御寒保暖,又可以起到修饰作用。这种原本为方便马上骑射的上衣……

    作者: 陈夫子   出自:2017年第11期

  • 袄服大庇天下无寒人

    说起袄,很多人会想起肥厚臃肿、大红大绿的大花棉袄。殊不知,袄在古代不仅是过冬必备品,也曾出现款式多变的潮款、价格惊人的奢侈品。保暖与美观,在古人的巧思里达到了完美……

    作者: 阚成章   出自:2017年第11期

  • 如何变成一位飘逸的魏晋名士

    当今的明星有“小鲜肉”“帅大叔”“个性派”之分,魏晋时要想成为名士,也要根据自身条件,找准适合自己的风格定位,才能在名士的残酷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而要找准定位,怎……

    作者: 骆文   出自:2017年第11期

  • 水袖 袖里有乾坤

    一袭水袖,一身戏衣,一曲清歌,一段深情。汉唐舞蹈里善舞的长袖,是如何变成戏台上才子佳人戏衣上那叠“多出来”的白色水袖的?水袖或掩或拂,或翻或转,一静一动间,又藏着……

    作者: 陶襄   出自:2017年第11期

  • 百变衣“衫”

    汗衫、衬衫、运动衫、羊毛衫、夹克衫……一个“衫”字,几乎包揽了现代人的上半身。虽与古人之“衫”并非一物,但百变百搭的特性,却今古同理。

    作者: 柳馥   出自:2017年第11期

  • 皂罗袍下的实用主义

    昆曲有个着名的曲牌叫“皂罗袍”,这三个字中的前两个,已经几乎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皂”是一种可以染黑色的果实,“罗”是一种轻薄透明的织物,只有“袍”,还偶尔出现……

    作者: 春梅狐狸   出自:2017年第11期

  • 风蒲初劲借秋声

    形容美男子的植物,大多有着颀长挺拔的形象。香蒲,单是它的名字,都带着清新的绿意。像是想到兰草,眼前便浮现出清幽山谷,想到香蒲,脑海中便展现出它们一丛丛风姿挺拔地阵……

    作者: 王晓申   出自:2017年第09期

  • 古人内衣 透露的风情

    在中国古代的衣物中,内衣是讳莫如深的风情。它关乎礼教秩序,关乎家庭伦理,更关乎自由情爱。一件小小的内衣,上演出一幕幕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故事。

    作者: 苗子兮   出自: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