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作者本人与CNG联系, 010-64865566-226, 我们将为您同步地理网账号或丰富和完善专栏主页。
恒星与三垣二十八宿 古人所看到的夜空与我们一样:天上的繁星一刻不停地运动,但并非乱动,它们大致都绕着北方的北极星,周而复始地旋转,而绝大部分星星间的相对位置几乎保持不动。这些相对位置稳定的星,古人称之为“恒星”。 正如西方将夜空分成88个“星座”,中国古人把全天恒星划归“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指北极星周围的三个区域: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垣往外,则被分成28个“星宿”,分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每“象”有七“宿”。每个星宿之下,还以几颗星为一组设“星官”。比如我们熟悉的织女是个星官,所属的星宿是牛宿。星官再下一级就是一颗颗恒星了,织女有三颗星,平常说的“织女星”,是指其中最亮的“织女一”。所以中国古代用4层概念来规划星空:星空-星宿-星官-恒星。参考政区划分,二十八宿相当于28个省,三垣相当于3个直辖市,而四象则类似华中区、西北区,概念有助于各省组队,行政管理上却无须落实。不光概念上有联系,古人还真的将天上的三垣二十八宿,与天下的九州郡县一一对应起来。天地之间是相互映照、感应的,由此仰观天象,就可知家国天下,乃至个人命运的福祸兴衰。
主星与客星 除了恒星、行星之外,古人还关注到一些突然出现、临时过场的异常天体。它们就像客人一样到各星宿访问又离开,故统称为“客星”,包括新星、超新星、彗星和流星等。与行星类似,这些客星也各有寓意。 与客星相对,主星就是构成各星官的恒星,它们才是三垣二十八宿的主人。主星也并非没有看头。上古时代,人们就知道通过恒星的位置来判断时令变化。除了前文提到的心宿二,天刚黑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也能指示季节:春季斗柄指东;夏季斗柄指南;秋季斗柄指西;冬季斗柄指北。 此外,通过各某些天区中的明暗,也可以判断天下大事。例如“商贸都会”天市垣东北方,有个项链般围成一圈的星官叫“贯索”,也就是捆犯人的绳子,映射天下牢狱。古人通过观察“贯索”中星的数目来判断天下是否太平,若该天区显现的星数目较多,说明犯人过多,若显现的星数目少,则说明局势稳定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