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到来的潮水,一般称之为汛,春汛又被浪漫地称为桃花汛。我们国家的人很爱桃花,《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是桃树的虬枝像年轻人孔武有力的躯体,而桃树上……
作者: 韩韬 出自:2017年第05期
1256年的一天,南宋理宗皇帝题写了一柄团扇,抄录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书法边还写有“赐仲圭”几个小字。几乎与之同时,宫廷画家马麟为御书配好……
作者: 黄小峰 出自:2017年第05期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也许除了『青团』,人们与艾草亲密接触便是熏艾的时候了,特殊又难忘的味道在空气中腾起,与火相融,带着暖意。它虽是……
作者: 王晓申 出自:2017年第05期
袈裟是一件轻薄的衣服,也是佛门的重宝。袈裟之制,有何含义?它的背后又发生过什么离奇的故事?
作者: 李行 出自:2017年第05期
一杯醇酒,几许药香,药酒堪称中国人的一大发明。酒身为“百药之长”,其与草药、花果的结合,催生出无数曼妙变化。酒助药力,药促酒香,小酌一杯得健康,何乐而不为?
作者: 瑾儿 出自:2017年第05期
浮海而来的西方传教士,怀着光耀上帝的梦想,刚下船,就迎头撞上“中文”这只拦路虎。没有老师,缺乏教材,音调古怪,字形繁难……为了获得进入中华帝国的“敲门砖”,他们学……
作者: 袁灿兴 出自:2017年第05期
现代人陌生的『丑陋』泥团——封泥,原本是简牍时代古人用印的遗迹,背后藏着深厚的文明记忆。一块块古老的封泥,见证了战国市镇的发达贸易,秦汉帝国的辉煌历史,也倾注了藏……
作者: 金硕 瑜韵 出自:2017年第05期
拓片造假古已有之,鉴定它的年代、真伪,有一套独特的秘诀。最重要的是,像一个侦探那样大胆推理、小心求证,在细微之处寻找蛛丝马迹。去伪存真,其乐无穷。
作者: 孙景宇 出自:2017年第05期
历史上拓片收藏的兴衰,与文人的命运、文脉的传承休戚相关。拓片为何独得文人的宠爱,他们之间又曾发生过哪些悲欢离合的故事?
作者: 阚成章 出自:2017年第05期
金、石类为捶拓主体,将金类、石类上的文字、图案或器物形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按照严谨的工艺流程,将其文字、图案或器物形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于纸张之上,所呈现……
作者: 李绪杰 出自: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