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饰词汇有文化

    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被称为“纨绔”,其实就是细绢做的裤子;对读书人的美称是“青衿”,来自《诗经》中吟唱的美丽衣领;达官贵人往往都是“簪缨世族”,原来富贵者头上都要配……

    作者: 思淑   出自:2017年第12期

  • 头面 舞台淬炼的绝代风华

    舞台的效果要求一定的夸张和程式化,于是那京剧旦角头上的点缀,遂来得更为璀璨浓郁。仅是一套点翠或水钻头面,零件就有五六十件那么多。而造型多变的盔头,更是指向一个个人……

    作者: 晶心   出自:2017年第12期

  • 暖耳 保卫耳朵

    如今各类保暖材料御寒表现十分优秀,“冻掉耳朵”的出现频率似乎也越来越低,可在没有这些技术的古代,人们也一样有法子保住自己的耳朵。

    作者: 迦陵千叶   出自:2017年第12期

  •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巨宦的换装秀

    五代时期(一说为南宋)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南唐官宦韩熙载在家中开宴行乐的场景,画家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探韩熙载宅邸宴会场景,回来后……

    出自:2017年第11期

  • 不可小瞧的马褂

    所谓传统服饰,即迄今传承有序又有广泛接受度的服饰。当人们还在争论究竟是汉服好还是旗袍好的时候,有一种传统服饰,却悄然成为许多国家级重大场合中式服装设计的基础,它就……

    作者: 春梅狐狸   出自:2017年第11期

  • 天梯山石窟 石窟鼻祖之厄

    位于甘肃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既不是建造最早的石窟,也非最精美的石窟,为何会享有“石窟鼻祖”的美誉?

    作者: 安洋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锁阳城 河西重镇的繁盛与寂寞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锁阳城,扼守在河西走廊西陲,是通向西域的枢纽。千年时光逝去,此地已了无人烟。但历史会记住,这里经历过无数烽火狼烟,走过川流不息的僧人商旅……这里曾……

    作者: 苏蘅  七七   出自:2017年第10期

  • 看得见的圆明园消亡史

    始建于1707年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经历了310年的风风雨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一场大火,点燃了圆明园。火后的圆明园还剩下什么?一片荒土,断壁颓垣?是也不尽是。一张张不为……

    作者: 刘阳   出自:2017年第10期

  • 一“漆”一绘

    放弃漆器之“用”,独享大漆之“赏”。漆画,从古老的中国漆器上走下来,带着神秘的“光”彩、神奇的肌理和诗一般的意境,展现出一种又一种超越之美。

    作者: 堇青   出自:2017年第09期

  • 漆艺装点的盛唐

    大漆涂抹的盛唐,倒映在月光下的海水里,螺蚌贝壳堆叠出梦里的蟾宫,也在薄如蝉翼的金箔上,被一刀一刀雕镂出牡丹的雍容。这奢侈的装饰,在深沉的底色上铺张,在不同的审视下……

    作者: 杨雨菲   出自:2017年第09期